河南大学2023年在湖南招生人数为175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类)、软件工程(软件类)、工商管理,其中网络工程(软件类)招生人数最多为20人。2024年高考在即,河南大学在湖南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河南大学2023年在湖南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河南大学2023年在湖南物理类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网络工程(软件类) | 20 | 四年 | 15000 |
软件工程(软件类) | 15 | 四年 | 1500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 | 四年 | 5000 |
土木工程 | 4 | 四年 | 5000 |
建筑类(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 | 4 | 五年 | 5000 |
化学类(包含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化学(师范)) | 4 | 四年 | 5750 |
临床医学类(包含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 | 4 | 五年 | 6320 |
药学 | 4 | 四年 | 5500 |
临床药学 | 4 | 五年 | 5500 |
中药学 | 4 | 四年 | 5500 |
工商管理 | 3 | 四年 | 4400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3 | 四年 | 5000 |
教育学(师范) | 3 | 四年 | 5060 |
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四年 | 5060 |
法学 | 3 | 四年 | 5060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 | 3 | 四年 | 5060 |
数学类(包含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3 | 四年 | 5750 |
计算机类(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 | 3 | 四年 | 5750 |
护理学 | 3 | 四年 | 6320 |
生物科学(师范) | 3 | 四年 | 5750 |
地理科学类(包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师范)) | 3 | 四年 | 5750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经济统计学 | 2 | 四年 | 5060 |
会计学 | 2 | 四年 | 50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2 | 四年 | 18000 |
河南大学2023年在湖南历史类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工商管理 | 4 | 四年 | 4400 |
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4 | 四年 | 4400 |
旅游管理类(包含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 4 | 四年 | 4400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4 | 四年 | 4400 |
中国语言文学类(师范)(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4 | 四年 | 5060 |
历史学类(包含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师范)) | 4 | 四年 | 5060 |
社会工作 | 3 | 四年 | 4400 |
翻译(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3 | 四年 | 4400 |
日语(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日语的考生) | 3 | 四年 | 4400 |
教育学(师范) | 3 | 四年 | 5060 |
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3 | 四年 | 5060 |
法学 | 3 | 四年 | 5060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 | 3 | 四年 | 5060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办学地点:郑州校区) | 3 | 四年 | 18000 |
德语(只招收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德语的考生) | 2 | 四年 | 4400 |
会计学 | 2 | 四年 | 5060 |
护理学 | 2 | 四年 | 6320 |
河南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