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在安徽招生人数为142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招生人数最多为6人。2024年高考在即,太原理工大学在安徽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在安徽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在安徽理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 | -- | 550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 | -- | 550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4 | -- | 5500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 | 5500 |
冶金工程 | 4 | -- | 550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 | 55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 | -- | 550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 | 5500 |
自动化 | 4 | -- | 550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3 | -- | 5500 |
水利水电工程 | 3 | -- | 5500 |
安全工程 | 3 | -- | 5500 |
测绘工程 | 3 | -- | 550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3 | -- | 5500 |
车辆工程 | 3 | -- | 550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3 | -- | 5100 |
工业设计 | 3 | -- | 5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 | -- | 5100 |
建筑学(5年)(入校后加试美术) | 3 | -- | 5500 |
矿物加工工程 | 3 | -- | 5500 |
工程力学 | 3 | -- | 5500 |
应用物理学 | 2 | -- | 5100 |
智能医学工程 | 2 | -- | 550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 | -- | 5500 |
智能测控工程 | 2 | -- | 5500 |
采矿工程 | 2 | -- | 550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试验班) | 2 | -- | 5500 |
机器人工程 | 2 | -- | 5500 |
化学 | 2 | -- | 5100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2 | -- | 5500 |
农业水利工程 | 2 | -- | 550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2 | -- | 5500 |
金属材料工程 | 2 | -- | 5500 |
纺织工程 | 2 | -- | 5500 |
人工智能 | 2 | -- | 5500 |
会计学 | 2 | -- | 5100 |
能源互联网工程 | 2 | -- | 5500 |
智能感知工程 | 2 | -- | 5500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 | 5500 |
物流管理 | 2 | -- | 5100 |
采矿工程(煤炭智能化) | 2 | -- | 5500 |
物理学 | 2 | -- | 5100 |
土木工程 | 2 | -- | 5500 |
机械电子工程 | 2 | -- | 550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 | -- | 5500 |
法学 | 2 | -- | 5100 |
生物医学工程 | 2 | -- | 550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 | -- | 510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 | -- | 5500 |
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在安徽文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思想政治教育 | 4 | -- | 5100 |
会计学 | 2 | -- | 5100 |
汉语国际教育 | 2 | -- | 5100 |
英语(外语语种为英语) | 2 | -- | 5100 |
法学 | 2 | -- | 5100 |
太原理工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17年3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隆重推出《2017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发布了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位居全国211个同专业排名的第5位(前2.3%),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本科专业5星行列。2019年3月,金平果中评榜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共计391个榜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特别是电力、装备制造、矿山电气等领域从事相关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项目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解决电气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承担个人或团队重要责任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通过5年左右工程实践,具备工程师或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基本工程素养,能够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国土、教育等部门胜任水文与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水文地质与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勘测、试验、评价、规划、设计、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