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安徽招生人数为127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木材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招生人数最多为6人。2024年高考在即,浙江农林大学在安徽各专业招生人数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我们整理了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安徽各专业招生人数,供大家参考。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安徽理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6 | -- | 600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 | -- | 6000 |
电子信息工程 | 5 | -- | 6000 |
物联网工程 | 5 | -- | 600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 | -- | 600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 -- | 600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5 | -- | 6000 |
园林 | 4 | -- | 6325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 | -- | 6000 |
家具设计与工程 | 4 | -- | 6000 |
动物医学(5年) | 4 | -- | 5500 |
林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4 | -- | 20000 |
生态学 | 3 | -- | 5300 |
智能装备与系统 | 3 | -- | 6000 |
工业设计 | 3 | -- | 6900 |
动物科学 | 3 | -- | 5500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3 | -- | 6000 |
生物制药 | 2 | -- | 6000 |
土木工程 | 2 | -- | 6900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2 | -- | 5500 |
地理信息科学 | 2 | -- | 5300 |
工商管理 | 2 | -- | 5300 |
风景园林 | 2 | -- | 6900 |
应用化学 | 2 | -- | 5300 |
英语(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2 | -- | 5300 |
生物技术 | 2 | -- | 5300 |
农学 | 2 | -- | 5500 |
林学 | 2 | -- | 5500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 -- | 5500 |
测绘工程 | 2 | -- | 6000 |
建筑学(5年) | 2 | -- | 6900 |
智慧农业 | 2 | -- | 5500 |
城乡规划(5年) | 2 | -- | 6000 |
植物保护 | 1 | -- | 55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1 | -- | 6000 |
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 | 1 | -- | 5300 |
农林经济管理 | 1 | -- | 5300 |
会计学 | 1 | -- | 6095 |
电子商务 | 1 | -- | 5300 |
中药学 | 1 | -- | 6000 |
园艺 | 1 | -- | 5500 |
金融工程 | 1 | -- | 5300 |
茶学 | 1 | -- | 550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1 | -- | 6000 |
城市管理 | 1 | -- | 5300 |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在安徽文科各专业招生人数:
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制 | 学费 |
---|---|---|---|
英语(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 4 | -- | 5300 |
城市管理 | 2 | -- | 5300 |
会计学 | 1 | -- | 6095 |
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 | 1 | -- | 5300 |
法学 | 1 | -- | 5300 |
广告学 | 1 | -- | 5300 |
工商管理 | 1 | -- | 53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 | -- | 5300 |
浙江农林大学部分热门专业介绍
1.木材科学与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木材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木质材料、木材科学及其现代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木质材料开发与生产、家具设计与制造、木结构建筑与室内装饰工程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所、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相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木材
2.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7T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学年限:四年开设课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
3.电子信息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好的工程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电子设备与系统、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控制技术的融合能力,能从事以上相关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检测控制和信息系统,尤其是农林业智能仪器与装备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并富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数